智库专家视角6:唐皇凤教授提出协商治理的经验、问题与展望
来源:科研处 胡芬芳 时间:2020-10-19 阅读:
为系统总结协商治理在中国的实践经验,理性诊断协商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前瞻预测新时代我国协商治理的发展趋势,55814红足1世统战智库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皇凤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发表论文《协商治理的中国实践:经验、问题与展望》。文章提出,在民众利益诉求高涨和利益博弈日趋激烈的时代,协商治理必须立足于以促进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为着力点,为利益相关方搭建高效的博弈平台,通过不断优化程序规则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是新时代协商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文章指出,协商治理是一种以公民的理性参与为基础的民主治理,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在长期的发展实践过程中,我国已经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的政党间合作共治、国家与公民协同共治、公民之间协作共治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体系,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协商治理经验。但是,协商主体地位平等性不强,普通主体的参与动机和协商意愿较弱,协商过程随意化,程序规范化程度不够,有效的公共协商平台相当缺乏,使得协商的“治理”功能发挥面临多重障碍。稳步推进基层协商,确保城乡社区成为协商治理成长的主要战略空间;不断增强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包容性和平等性,提升协商治理制度的活力和弹性;明确协商内容,拓展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提升协商治理质量,优化新时代协商治理的战略重心;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参与协商的能力,为新时代协商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都是新时代协商治理的发展趋势。
该文分析了协商民主的治理功能、中国经验和中国式困境,并对新时代协商治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推进协商治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