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我们要在大地上写作

来源:第八期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培训班学员 冯俊杰(笔名:沈嘉柯) 时间:2019-04-18 阅读:

《求是》杂志近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其中谈到了给文艺工作者的四点意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我感觉到,只有领悟好这四点,才能保证我们的创作脚步始终坚定站在大地上。

其一、“与时代同步伐。”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这两句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白居易从小就呕心沥血的读书,嘴巴长疮,手掌磨出老茧,眼睛像是飞蚁繁乱飞过,头发也年纪轻轻开始变白,仍然孜孜不倦勤奋搞创作。

而且,白居易认为创作是很重要的,写诗是有社会意义。 在白居易的心中,认为自己的讽喻诗——也就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白居易写了大量的时事讽喻诗,他的《新乐府》系列诗歌,就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提出一系列的看法,其中有一首《卖炭翁》深深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从而流传千古。

因此,我个人的写作,这些年来努力与时代同频率,在《社会科学报》发表了《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素质》 ,在《解放日报》上撰文号召作家同行们普及文学经典,思考 《 “文学经典”如何亲近大众》,在《检察日报》发表了《秘书下岗》等杂文,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做出批评。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为律师个人开业鼓掌》等评论文章, 为我们的社会每一点进步喝彩加油。

其二、“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除了天赋以外,确实要去积累、去挖掘,很多事情都是在细节,演电影、写小说都是细节,细节感人,细节要真实,而真实要去挖掘。”

这是特别熟知创作规律的经验之谈。我自己很喜欢书写日常生活里观察到的民众。只要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可写的人,可写的事。我常常收获意外惊喜。 我写作了反映女性文化的散文《女书》。还有一篇随笔《八十八夜的茶摘》,被全国众多报刊转载,也是取材于对生活的观照。设计师在设计小区时候,努力向开发商争取多种果树。五年后、七年后、十年后,居民们发现栀子花全开了,枇杷树长出来枇杷。很多美好的事物,是深沉悠远的,也是极为珍贵的,它们的美好不是一下子就容易发现的,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

我们的美好生活,正是因为这样的用心,才得以诞生。从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挖掘有价值的部分,用细节打动人,我们作家,就是要带着良心,落笔为文。

1555572091509860.png

其三、“以精品奉献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是千百年来最深入人心的文学大师,都是写出了人的喜怒哀乐,也写出了作者自己的鲜明特色,展示了不凡的风骨。

他提到的《道德经》《论语》,还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都是思考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命运以及国家发展的关系的经典之作。

我个人也特别喜欢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时又写下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近年我出版了一部古诗词赏析文集《人生是一场雅集》,阅读着历代诗人们的作品,感慨良多。杜甫的诗,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哪怕自身受冻挨饿,杜甫仍然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号。忘不了家国情怀的,这是刻入文人血脉的品格。在当代,创作精品,我们势必要向这些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看齐。

其四、“用明德引领风尚。” 

我们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

回顾20年来的创作,我有一点小小的心得,做到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这三点的文章,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2017年,我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合作,出版了《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包括《这世界,如你所愿的美好》《岁月很长,不必慌张》《远方的夜空有星光》三本代表作。我和编辑达成共识,选用那些启迪温润读者的篇章,陪伴读者见识人生的辽阔,融化生命的孤独,走向成长的广袤和喜悦。

这套文集出版之后,我走入北京、武汉等地的大学和中小学,与大众分享阅读的美好,受到了家长、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艺术之路漫漫,我惟愿寒夜濡笔,以诚挚的心去写作,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与我的读者并肩而行,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1555572243683095.jpg



作者简介:

冯俊杰,笔名:沈嘉柯。曾获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年度畅销书作家,进入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现为湖北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青联委员。已出版《愿你从容地生活》(清华大学出版社)《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与岁月温柔相待》(武汉大学出版社)《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江苏文艺出版社)等五十多部作品文学作品,畅销百万册。

自1999年起,在《先驱报(新西兰)》《侨报(美国)》《环球邮报(加拿大)》和《人民日报》《人民周刊》《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万象》《社会科学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台湾新闻报》《散文》《南方文学》《青年文学》等各类报刊发表百万余字散文小说、学术随笔和文艺评论。文章被选入众多经典文库、年度最佳文选等,被翻译为尼泊尔语、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