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张星:借力“数字政府” 建设“智慧社院”——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教务处 刘张星 时间:2020-12-14 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等要求,这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数字政府在数字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未来全面提升数字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推进社院智慧校园建设,我有一些浅显的思考和理解。
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举措
什么是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同社会转型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推动精细化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创新。数字政府,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创新行政管理、服务监管方式,实现政府效能优化提升的新型治理模式。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远景目标的需要。《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目标,同时具体指出,要实现“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必须做到“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是政府治理现代化,而数字政府建设正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支撑力。
(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数字技术让大量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尤其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就拿我省来说,省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全省共享平台全覆盖,不断在简化流程、精简材料,“让数据在跑路”,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这些措施是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政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社会服务模式的需要。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化手段在社区疫情监控、追踪、隔离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展现的“威力”,运用大数据手段服务疫情监测分析、人员流动、复工复产、科学决策等疫情防控工作,这是数字技术在改变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二、对建设社院智慧校园的几点想法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指出,“社会主义学院应当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建立统一战线网络教育培训平台,提高办学信息化水平。”智慧校园建设立足于信息化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服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事业,对于优化提升学院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质上这也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具体表现。
在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借“船”出海,进一步促进社院智慧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效?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发力。
(一)坚持服务理念。在数字政府建设的实例中,往往是在利用已有信息化发展成果基础上,突出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最终形成运转高效、决策科学、管理精准的一体化服务型政府。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社院建设智慧校园,应该着眼于“服务”和“整体”,以信息化助推学院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增强培训对象的获得感。
(二)坚持统筹规划。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争取社会主义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大盘子”中,争取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在新一轮“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不掉队”。强化顶层设计,在智慧校园体系建设中,按照“智慧教务”“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后勤”等多维度设计,形成以“一网联办”的治院体系。
(三)坚持创新驱动。探索数字化应用、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形成“一基础多平台”的格局。一基础,即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互联网、无线网、物联网等信息化装备水平,升级改造信息化终端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院区网络等。多平台,即网站门户管理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评估反馈平台、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智慧管理平台、云平台。比如,构建在线学习平台,从技术上满足学员自主选学需求,内容上多样化,为学员提供多渠道学习途径。构建教学评估反馈平台,辅助教学,通过信息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自动、全过程、全场景录制,并实现录播、观摩、评估、反馈。构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紧密结合党外代表人士教育特点,加强与中央社院、兄弟社院或高校、企业的交流,整合与扩展数字资源服务,实现电子图书馆、视频及文库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构建智慧管理平台,推行互联网移动终端运用,可以依托微信超强人气和服务功能,面向学院干部职工,实现通知公告、教学查询、统计分析、课程展示、课件共享等事项功能;面向学员,实现入学身份认证、日常考勤、学习跟踪、互动反馈等管理。还可以探索借助电子班牌、人脸识别、就餐扫码设备等实现物联网技术管理,促使院务管理和服务工作更高效。构建云平台,依托云计算,将各系统平台在“云”端部署与应用,减少本地机房与人员等资源投入。
(四)坚持安全防护。坚持安全保障工作与智慧校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确保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执行《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规定,规范信息化安全管理流程,建立和完善日程管理操作规程、手册,配备安全岗位人员,建立人员和岗位管理相关制度,持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提升学院信息化的安全防护能力水平,为智慧校园守住安全底线。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往纵深发展,建好社院智慧校园是题中应有之义。在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我倍感压力与动力并存。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勤勉学习,全面提升数字政府意识,立足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特点,以做一个既精通业务又擅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复合型选手为努力方向,为社院智慧校园建设站好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