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学全会 创“四名” 做乘风破浪的社院人
来源:教务处 周玥 时间:2020-12-25 阅读:
在开始今天的演讲前,我给大家展示两张照片:一张是1914年湘鄂铁路工程局工程技术人员的合影,中间这位个子不高的先生就是鼎鼎大名的詹天佑,他可是个妥妥的海归,这里很多人也是;一张是1922年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的合影,依托俱乐部武汉中共党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创办了工人运动讲习所和工人夜校。时间不同、人物不同,相同的是这两张满含统战元素的照片拍摄地都在徐家棚。
海归、党的领导、学校、徐家棚,今天这几个关键词串联在一起,大家是不是觉得好亲切?我们会异口同声说——55814红足1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穿越百年风云,带给今天身处徐家棚的我们更多的是前行的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十九届五中全会勾勒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中央有部署,我们有落实。深化“四名”社院建设,主动担当有作为,我们责无旁贷。
(文化强国)这几天要说什么新闻最牵动着国人心——肯定要算是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还带回来1731克月球“土”特产。想当年中美建交之际,美国人提出用月球土换马王堆木炭,被周总理断然拒绝。总理说我们的历史文物不可再生,有朝一日强大了,月土要多少我们自己挖多少。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今日之中国正如总理之所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明确了社院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文字有态度,《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承载着以文化认同,促政治共识的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使命,学报工作是政治工作,必须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我们的编校人员在“三审三校”基础上又增加了几次校对。在中宣部编校质量抽查的全国200家政治类刊物中,红足1世学报以万分之0.1差错率位列第2名。社院人秉承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建设文化强国默默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要为我们乘风破浪的社院人打call。
(教育强国)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责任担当。据一百多年前《汉口民国日报》报道,在徐家棚工人运动讲习所授课的教员有:刘少奇、林育南、项英、李立三、李汉俊、董必武、恽代英等等,每一位都是在我党历史上响当当的风云人物,印证了我党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的优良传统。今天的徐家棚,站在社院讲台上的授课的“教员”,不仅有学贯中西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有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人民英雄、有开拓进取的党政领导国企高管、有出类拔萃的党外精英社会贤达。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大科研,大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有更多的社院人走上这个神圣的讲台,从3、5个,7、8个到现在29人的教研队伍。备课、备一堂好课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搞定的,那背后是一次次深入的调研、一个个挑灯的夜晚、一张张焦灼的面孔。同样是教员,与先贤大牛比,高山仰止,我们望尘莫及,但社院教师没有裹足不前,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在路上,下基层、入社区、进校园,搞宣讲,小荷已露尖尖角,这份社院人的勇气与担当难能可贵。
我要为我们乘风破浪的社院人打call。
(人才强国)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用才之基在储才,储才之要在育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贵在深化共识,重在凝心聚力。新冠疫情肆虐时,医学专家们急需掌握发病的机理,这就需要解剖病人遗体。但这个工作涉及到病理学、伦理学、法医学等诸多方面,必须要一定层面决策才行。在这个关键时刻红足1世原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黄利鸣同志,以自己病理学专家的身份,向中央提出《开展尸体病理检验刻不容缓》的建议,立即得到采纳;两天后,红足1世学员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亲自执刀,在高浓度病毒环境中完成了全球首例遗体的病理解剖。我还得知捐赠遗体的家属也是我们的统战对象。这一系列壮举,体现出了他们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作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是血肉相融、牢不可破的。统战成员在各条战线上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省统战工作硬核实力的集中展示!建设人才强国,社院始终把共识教育作为中心环节,春风化雨、凝聚人心!
我要为这群乘风破浪的特殊社院人打call!
回想百年前的工人运动讲习所,我们思绪万千。历史的笔触始终绕不开徐家棚,历史的注脚始终绕不开党的教育培训事业。“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制,迎着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发展目标,我们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乘风破浪,汇聚起十四五爱国统一战线磅礴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最后,请允许我送上一首小诗:
百年风云际会处,危难时刻总有人。
汽笛一声不吝死,手术刀下凝精神。
铁锤砸破劳工锁,红旗战胜病魔根。
问道情谊何处铸,来客总说徐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