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吕瑶:找差距 明方向 争做社院好老师

来源:教务处 吕瑶 时间:2020-07-28 阅读:

——在省社院2020年上半年教学总结工作会上的发言

(2020.7.27)

今天,在这里交流,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2020年中青班班主任,一个是2020年中青班授课教师,两种身份,有着共同的称呼——老师。被学员喊了近10年的老师,我越来越理解社院老师的价值所在,也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老师身份,但我也深知,我与好老师还相差甚远。讲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打铁还须自身硬。学员来到社会主义学院,几乎都是在与带班老师、授课教师打交道。党外代表人士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是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但他们中的一些人政治理论功底不深,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系统、不全面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讲信仰者必须有信仰。信仰、信念、信心均源于学懂弄通。真学、真懂了,才能够真信、真用。加强学习,开阔眼界,提升自我,是教师的终身课题,我们要通过学习,做到既有真理魅力,又有人格魅力。

二、总结反思,不断战胜自我

《易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做人做事,开始时都想着为国家建功立业,都想着成为工作上有成就的人,但能坚持到底的人,却很少。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讲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前进的动力一方面源于远大的人生追求,另一方面源于不断地战胜自我。压力就有助于我们战胜自我。我想,参加了大教学的同事,开始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经过一次次的打磨试讲,经过有丰富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的院领导指点迷津,经过与同事的交流和碰撞,经过讲台的实战演练,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沉稳,更加善于思考、总结和反思,教学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大,站稳讲台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三、关心学员,以学员为中心

一是要深入学员之间。作为老师,平时要多与学员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惑。为什么有些外请教授,他们的授课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教学对象了解还不够。我认为,对学员的了解应该是社院教师做好教学的最大底气。

二是要理解一致性和多样性党外人士有优点,也有缺点和不足,特别是体制外的党外人士,他们的自我意识强,政治意识、纪律规则意识相对较差,引导教育他们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要以团结人心和凝聚力量为导向。记得2016年我第一次带中青班的时候,有一个学员非常不服从管理,为了树立威信,我直接对她说:“你不听可以出去”。当时我想,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不应该这样,对她有了些许偏见。课后,她没有找我谈,我也没有找她谈。随着我对统一战线的学习认识越来越深刻,才意识到,我那时的所做所想都是不成熟的。今年的中青班,20天全封闭管理,带班老师不仅全程跟班保障,也更加注重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当有学员不理解为什么不批假,为什么不让点外卖熟食,郑处长和我都是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经常与学员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三是要真心帮助学员。无论是跟班,还是授课,与学员打交道都要做到以学员为中心,坦诚相待、搭建平台、倾囊相授,让学员时刻感受到社院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感受到老师真心在帮助他们成长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属于社院教师的广阔舞台。